短信平臺報道:信息化時代,銀行卡與手機、計算機網絡的聯系密不可分,而趁此機會利用短信進行詐騙的不法分子也越來越多,不少市民因大意而造成了損失。銀行業內人士提醒,隨著眼下銀行卡短信騙術的不斷翻新,如何“拆招”應該成為持卡市民的一門“必修課”。
“溫馨提醒短信”妄圖以假亂真
“大連建行通知:您于9月7日在XX商城透支消費6400元,本月結賬日會直接扣除。如有疑問請咨詢電話:0411-8801XXXX……”日前,市民趙女士手機突然收到一條“提醒”短信,上面聲稱自己的信用卡產生了消費,有疑問可以回電話咨詢。“我沒有這筆消費啊,是不是有人盜用我的信用卡了。”想到這就有些慌張的趙女士急忙就想回電話咨詢,可一瞥之間注意到發送這條短信的是一個手機號碼:1379517XXXX。“銀行一般都用95XXX這樣的短號發信息,這是騙子吧?”趙女士又與一些同事聊起,發現類似的信用卡詐騙短信很多人都收到過。
捏造“緊急情況”花招多
記者采訪中發現,詐騙分子,從“老套”的通知中獎或活動信息,到稱可以套現、洗錢,再到冒充銀行工作人員、冒充公安機關或法院辦公人員等等不一而足。
像前段時間,我們就接到反映說有人冒充銀行工作人員短信通知持卡人卡被偽造并使用,誘騙持卡人通過自動取款機將卡內資金轉入其提供的賬戶內。還有的詐騙短信稱持卡人抽獎抽到臺汽車或退還汽車購置稅等。此類短信都制造出持卡人利益受威脅或“天上掉餡餅”等“緊急”情況,使持卡人驚慌失措、不辨真偽。騙子趁機誘導市民進行操作或吐露銀行卡密碼,從而詐騙得手。大連銀行的田明玲經理提醒說,凡是通過短信方式要求持卡人告知個人信息、進行轉賬或通知退還稅費等的,市民應提高警惕以避免上當。
教你識別詐騙短信
田明玲介紹,其實市民區分是不是詐騙短信有一些簡單的小竅門,首先是看發信人號碼。詐騙短信發送號碼很多都是手機號碼,而各大銀行給儲戶發送信息使用的都是移動運營商分配的固定號碼。這類號碼24小時暢通且全國統一,一般以9開頭共5位數字,如建設銀行為95533等等。其次,要看卡號完整度和核對提示。詐騙短信通知消費明細,要求客戶回電確認,但多沒有寫明客戶的卡號或扣款賬號。而銀行的短信通知內容一般為“部分卡號和扣賬或入賬金額”,也沒有要求客戶回電核對的提示。第三,詐騙短信有時會以“某銀聯”自稱,而正規的刷卡消費短信通知都是由發卡銀行發送的。此外,還有一個疑點是“消費地點”,詐騙短信中常會寫明具體的消費地點,而銀行發的正規消費短信,均不會涉及到具體的消費地點。第五,要看短信中的消費金額精確度,銀行對于金額數字有嚴格規定,無論存折還是交易單,只要涉及到金額,都需要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比如1000元寫為1000.00元。
防騙重中之重:守住密碼
“應對這類不法侵害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以不變應萬變。”田明玲說,但凡市民收到了有關銀行卡的可疑短信,如果有疑問,就到自己開戶的銀行直接向銀行工作人員咨詢,或通過自己銀行卡背面等安全渠道獲得的銀行客服電話咨詢。千萬不要回撥短信提供的任何所謂查詢電話,以免讓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機。“而防騙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對任何人、在任何時候說出你的信用卡或賬戶密碼。”田明玲說,密碼是賬戶資金最重要的安全屏障,即使是真正的銀行工作人員是絕不會也不被允許詢問客戶的密碼,只要對方試圖索要密碼,便肯定是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