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算來,手機進入中國市場已經29年,在這29年里,不管從手機的外觀到手機的功能都有了很大很大的提高,信件傳遞信息時代已然結束。短信是手機的一項重要功能,逢年過節我們都會收到大量祝福短信,平時也會收到朋友的幽默笑話,讓枯燥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
前段時間的美國《僑報》報道:不止一項調查顯示,與其他手機大國的民眾相比,中國人更喜愛收發短信。那么中國人為何愛發短信?到底是何種魅力使中國人如此依賴短信交流?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1,與中國含蓄的交流方式有關。
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曾經對中國人喜歡收發短信很不解,他的中國員工告訴他,這是一種中國式的含蓄交流方式。中國五千年文明歷史造就了我們這個偉大而含蓄的民族,我們不像歐美國家那樣直白,中國人總是把一些問題用含蓄的形式表達出來,當然這里我們不考究含蓄帶給我們的好處和困擾。
2,短信較之電話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更能讓國人接受。
正是中國人的含蓄交流方式決定了我們的大眾性格,很多難以啟齒但不得不說的話我們當然會選擇短信方式,不會看到對方,不會聽到對方的聲音,讓我們更加輕松面對一些事情。最為突出的就是情感表白。相信很多朋友都有過類似的經歷,據說效果不錯!短信傳遞的曖昧有時候超出了電話直接交流所帶來的作用,簡單分析一下此類情況,A為男,B為女,A向B表白,我們假設B也喜歡A,如果直接電話交流,女方會礙于顏面或者別的原因拒絕男孩子,或許很多姻緣就此錯過。“有美人兮, 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短信傳情兮,情永待之。”(改自《鳳求凰·琴歌》)
3,文字是一種特殊的存在。
文字是有獨特魅力的,想必無人反對。當經歷過很多事情后,文字會以一種特殊的形式把經歷記錄下來,升華為一種美麗,而存在!短信是以文字形式傳達意愿的,看到一個個方塊字,會讓人的腦袋飛速運轉,文字帶給人的感動是不容忽視的。我再舉個比較俗氣的例子:我的朋友給我打電話說祝福我身體健康,我會回他一句話:你真矯情! 但假若換做短信,我會回復:謝謝,同樣祝福你!
這并不是做作的偽裝,而是文字帶給的感動,看著一行行問候短信,心中會隨之產生難以形容的感情。記得天晴去上海工作的時候收到朋友一條短信,是以我們的高中生活為基點的打油詩。假若天晴是接聽的電話,那么我會笑,但看到的是文字短信,我哭了,盯著手機上的文字一遍一遍讀,回想那些逝去的青春。
4,相對來說節省了開支。
短信用戶大多還是在校學生,相互之間問候學習以及生活。學生本無經濟來源,短信相對于電話,比較便宜,一句話能說明白的事情沒有必要多浪費人民幣。對于在外的務工人員,為了貼補家用,四處打工,處處省錢,因短信的開支相對較少,很多在外務工人員也選擇短信聯系家人和朋友。
5,短信比直接通話顯得浪漫。
談到年輕人,包括很多在校學生,都喜歡追求浪漫,短信傳情較之電話交流顯得更為浪漫和溫馨。記得去年天晴看過一個朋友的手機短信,他女朋友發來的編輯成“心”型的短信,訴說她的思念,搭配上一些矯情的文字,看上去更加和諧。雖比不上擺“心”型蠟燭的激情,但也會讓人的心頓生暖意。當時天晴都是看的心潮澎湃,雖然不是我的女友,呵呵。所以說短信在一定意義上代表的年輕和活力。
很多朋友告訴我,他們都訂制了短信包月業務,為的是多發幾條短信息,當然很多人的月短信量還是大大超出了這個訂制額度。中國人喜歡發送短信之多另世界稱奇,但這也是有一定的道理。上述!!